川普政府加徵關稅成美中貿易談判的最後障礙

   Release date: 2019-05-13     Source: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    Author: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    Hits: 85    
Note: 據報導,美國和中國正進行最後一段的貿易談判,以解決雙方的分歧。但雙方仍需就如何處理去年互相加徵關稅尋求解決。
中國希望美國能撤銷關稅;美國則希望至少保留部分關稅。如果關稅問題未能解決,有可能導致貿易談判的失敗。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:這個問題握在川普的手中。

以往的美國總統加徵關稅通常是出於以下3個原因:提高政府收入;保護國內產業;或要求貿易夥伴互惠互利。對川普而言,這3點都要,甚至更多。他認為徵收關稅是迫使對方做出讓步的方法。在川普的交易世界中,關稅是首選武器,用於對手,也用於盟友。達特茅斯學院(Dartmouth College)經濟歷史學者Douglas Irwin表示,對於川普而言,不管是美國政府要取得上風或是獲取收益,關稅是雙贏的利器。
 
美國政府認為,中國在技術轉讓及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行為對美國有害,而川普於2018年6月中旬開始第一波攻擊。他對中國工業機械、電子設備及其他商品的340億美元進口徵收25%的關稅。中國立即採取對策,對美國大豆、海鮮及電動汽車以及其他產品徵收25%的關稅。
 
此後,兩國之間又進行兩輪針鋒相對的關稅戰。過去的一年裡,美國已對大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10%至25%的額外關稅,其額度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的一半。中國針對約11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5%至25%的關稅,等同於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量,而這些未包括中國太陽能板、鋼製、木製櫥櫃,及一些美國認為是中國傾銷、不公平補貼及危及國家安全的商品之關稅。
 
美國財政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徵收347億美元關稅,比前6個月的184億美元,多了163億美元。惟根據美國財政部的預估,本財政年度結束時,預算赤字約達1.1兆美元。
 
此外,為關稅承擔後果的的不是中國,而是美國進口商及美國消費者及企業。根據進口數據分析,貿易戰導致美國的實際收入每月減少14億美元。若干企業感受到材料價格上漲、供應短缺及運輸中斷,貿易緊張,對股市及投資構成壓力。美國農民受到的打擊最大,大豆、蘋果、馬鈴薯、奶酪、葡萄酒、威士忌、蔓越莓、煙草、稻米、杏仁及海鮮受到中國、墨西哥、加拿大、歐盟及土耳其加徵關稅。美中貿易衝突雖然激烈,但並未打擊到經濟成長。貿易在美國經濟相對上只佔較小部分,主要還在美國國內的消費。在穩定的工作及收入成長的同時,以及2017年底通過的共和黨減稅措施推動下,美國經濟繼續穩健成長。
 
Reward
 
More>Related產業動態

Featured
Recommended產業動態
Ran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