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普戴爾等擬撤離大陸 引發中國失業擔憂

   Release date: 2019-07-04     Source: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    Author: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    Hits: 87    
Note: 據報導,惠普、戴爾、微軟等全球電子產品巨頭公司,以及亞馬遜等電商,都加入了從中國撤離生產線的大軍。
雖然G20峰會上中美達成暫時「停戰協議」,也絲毫擋不住這些公司撤離的步伐。由此引發外界對中國經濟滯緩、或引發失業潮的擔憂。

電子科技巨頭加速撤出中國大陸
日經新聞7月3日引用知情人的消息說,微軟、谷歌、亞馬遜、索尼和任天堂等公司,正在考慮將部分遊戲機和智能揚聲器製造業轉到國外。其它領先的PC電腦製造商,如聯想集團、宏基和華碩電腦,也在對撤出大陸的計劃進行評估。

惠普和戴爾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個人電腦製造商,他們共同占據了全球40%的市場份額。日經新聞的消息源說,兩個公司計劃將其筆記本電腦生產的30%,轉移到大陸以外。去年,惠普和戴爾共在全球銷售了約7,000萬台筆記本電腦。中國的重慶和崑山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產品生產地。在全球每三台的筆記本電腦中,就有一台在重慶生產。

不過,中國大陸正在全球製造商中失去光彩,一名當地政府官員告訴日經,惠普已將其2019年的產量預測,降至不到1000萬台筆記本電腦,大約是兩年前產量的一半。「大陸的生產成本上漲導致全球訂單減少。現在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更是雪上加霜,」這名官員說。

據知情人士透露,惠普在考慮逐步在泰國或台灣建立新的供應鏈,將大陸外的產量提高20%至30%。知情人士說,惠普可能會在第三季度結束時開始轉移。

另兩名知情人士表示,戴爾已經開始在台灣、越南和菲律賓開展筆記本電腦生產的「試運行」。戴爾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的大約47%,是賣到北美地區,而惠普筆記本電腦北美出貨量則為40%

中美恢復談判 製造商仍然堅決撤離
儘管上週末在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期間,美國總統川普(特朗普)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了停戰協議,雙方開始恢復談判。但是這絲毫沒有動搖這些科技公司逃離大陸的計畫。多名消息人士表示,中國大陸的情況仍然非常不穩定,加上中國成本上升,也促使製造商轉移生產。

受貿易戰影響,這些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和遊戲機品牌決定轉移生產,上個月,美國蘋果(Apple)公司傳出將對供應鏈進行調整,要求包括、和碩、緯創等代工廠進行產能評估,將15%到30%的產能從中國移轉至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越南等東南亞國家,以分散美中貿易戰的風險與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。其它服務器,網絡產品和一些關鍵電子元件的製造商也在移出中國大陸。

一些數據服務器公司如廣達電腦(Quanta),富士康科技和英業達 (Inventec),都已將部分產品從中國轉移到台灣、墨西哥和捷克共和國,以避免額外關稅的威脅,並緩解客戶對安全風險的擔心。 「在中國商品的關稅於去年9月24日生效後,我們從10月開始,就往中國境外轉移生產。」一名台灣服務器製造商的高管表示。

中國經濟將受到嚴重打擊 或引發失業潮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國,科技業為中國數十年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巨大推動力,曾為中國帶來一時「繁榮」。現在外國科技公司的撤離,將對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構成沉重打擊。

根據中國大陸的前瞻數據庫,中國電子產品部門的進出口總額從1991年的100多億美元,急升到1.35萬億美元,激增136倍。

美國為了糾正中共多年的貿易欺詐行為,對2,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%的關稅。另外3,000億美元的產品關稅雖然暫時停止,但是新一輪的威脅宛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,不知何時斬落。

美聯社此前報導,外國消費電器等製造商已經開始將投資的重點移向東南亞地區。受此影響,中共科技產業的出口下滑了40%,嚴重影響到科研投入回報。

惠譽國際評級機構(Fitch Ratings)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‧科爾頓(Brian Coulton)在一份報告中說,如果川普把所有中國進口產品的稅率都提高到25%,會對中共科技發展構成更實質性衝擊。

供應鏈轉移潮引發了對中國失業潮和國家經濟增長的擔憂,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達到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。台灣經濟研究所貿易專業經濟學家Darson Chiu表示, 「中國經濟將不得不進一步放緩,許多工廠工人只能另謀生路。」
 
Reward
 
More>Related產業動態

Featured
Recommended產業動態
Ranking